首页阅读

水杉

水杉

一、形态特点

1、大,显而易见的大。

高大是水杉的一大特点

落叶乔木,高达50米,胸径2.5米。

2、整齐好看

强迫症表示很舒服

与杉科其他属的区别在于叶、芽鳞、苞鳞、珠鳞、种子鳞均交叉对生。大枝不规则轮生,小枝交互对生或近对生,侧生小枝平展排列成羽状,长达15cm,冬季与叶俱落。

3、没有花

无花是裸子植物一大特点

雄球花在枝条顶端的花轴上交互对生,排成长15-25cm的大型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珠鳞9-14对,各具5-9胚珠。球果有长梗下垂,当年成熟,近球形,长1.6-2.5cm.种鳞木质、盾形顶部扁菱形,中央有凹槽。种子扁平,周围有窄翅,顶侧有凹缺。

二、水杉濒危因素

1、冰川气候

新世后期(距今约2600万到2300万年),温暖时代结束了,一段40万年的剧烈降温后是气温的震荡。进入中新世后的冰河时期,两极冰川大规模延伸,如刀斧般摧毁大片曾经茂密的森林。东亚和北美之间动植物的连续分布,也就在此时被强制终结了。

欧亚大陆和印度板块的碰撞,隆起了雄壮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山系,这些大规模形成的山地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南下的冰川,为中国南方至中南半岛的动植物提供了“避难所”,我们熟悉的水杉、银杉、珙桐、鹅掌楸等“孑遗植物”,都是避难所里幸存的生命。

2、长期砍伐利用

长期被用作建筑材料,材质轻软,可供建筑、板料、造纸等用。

三、水杉的过去及现在

第四纪冰川运动之后,也就是中新世之后的地层里,目前没有再发现过水杉属的化石,以至于在三木茂命名水杉属的时候,科学家们认为它们早已经灭绝,仅存于化石中。

作为一个普遍被认为已经灭绝的植物,当水杉被重新发现时,在世界所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它不仅是一个仿佛从化石中重生的生命,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地质历史的见证者。因此,水杉在很多场合也成了中国赠送的贵重礼物。1988年10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吴征镒院士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Peter Raven院士,代表中美双方就《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的编撰工作签订合作协议时,就将一棵水杉种在了密苏里植物园中。

但水杉的现状并不乐观尽管自从被重新发现以来,水杉名义上受到了国家层面的各种保护,在国务院1999年公布且具有法律意义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里,水杉与银杏、珙桐、百山祖冷杉等赫然在列,但野生水杉种群的未来并不乐观。

可能你会觉得,水杉在我家附近的公园里就有好几十棵,为什么还是濒危植物呢?这里需要厘清一些事实:栽培植物无法取代野生种群,它们多数时候并不能代表野生植物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很多引种栽培的植物仅仅来源于很少的几个野生个体,并且在选育过程中存在广泛的基因丢失。栽培、养殖广泛但野生种群濒危的情况是常见的,水杉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水杉作为城市行道树、绿化植物的栽培数量可以百万记,但这些水杉的来源较为单一,且普遍存在结实率低、种子胚发育率低、种子萌发率低等问题,无法有效延续。今天,原产地的野生水杉大约只有5000多株。

四、我为什么要保护动植物

比较有意思的是,本来这个部分应该是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要去保护那些濒危的动植物,常见的且正确的观点是为了保护基因的多样性,植物多样的基因总有一天能造福于人类。但这是一个很难打动我的理由,起码在看过红豆杉的惨案后更是如此,这看起来有点像一群无耻的狂徒为了压榨动植物最后的价值而设立的一条理由,只是为了基因,个体不重要,群体也无所谓,如果越多肯定是越好的,但只是多样性的话拿个细胞核就好,要什么保护。但我自己其实一直都是有保护动植物的想法的,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要保护动植物。总结了以下三点原因。

1、为了保护基因多样性,这是我们留给后人的财富。虽然看起来有一点扯,但主流价值观的教导确实对我保护动植物起到了正向的引导作用,虽然这个理由现在在我看来不是很合理。

2、为了保护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可以分为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在异地保护时为了保护动植物需要设立保护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还自然一片净土。

大火前的雨林

燃烧中的雨林

被大火活活烧死的猴子

悲伤的母猴

3、突然看到以上几张图片可能会有一点奇怪,这是去年巴西雨里大火前、大火烧的时候、以及大火过后的照片。看到茂密的森林化成废墟,本该活蹦乱跳的猴子被活活烧死,以及孩子死去对母猴的打击。我不是他们的同类,但在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是真的真的很难受。虽然我也知道巴西雨林大火不完全是人类活动的原因,自然界的残酷并不比人类社会的残酷来得轻。但我知道那只猴子悲伤的来源,大于70%来自于我们人类。这才是我想要保护动植物的原因,不管是濒危也好常见也罢。人也只是万千动物的一种,我们已经凌驾于自然太多,我们应该心怀愧疚。

看完《人类简史》的第一感受,我觉得人类就是自然界最大的“垃圾”。我不相信原罪说、平等理论,但人类文化确实给自然界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破坏美的东西是会有负罪感的,虽然我自己没有去伤害动植物,但身为人类的一员,我为我们整体的行为觉得耻辱,所以我会去保护动植物。

最后,附上《人类简史》中使我感受颇深的一段话

在7万年前,智人还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动物,在非洲的角落自顾自地生活。但就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间,智人就成了整个地球的主人、生态系统的梦魔。时至今日,智人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进入神的境界,不仅有望获得永恒的青春,更拥有创造和毁灭一切的神力。

但遗憾的是,智人在地球上的所作所为,实在没有太多令人自豪。虽然我们主宰了环境、增加了粮食产量、盖起城市、建立帝国,还创造了无远弗届的贸易网络,但全球的痛苦减少了吗?一次又一次,虽然整体人类的能力大幅提升但却不一定能改善个别人类的福祉,而且常常还让其他动物深受其害。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至少就人类的生存条件而言有了确实的进步,饥荒、瘟疫和战争都已减少。然而,其他动物的生存条件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遽恶化,而且就算是人类相关的改进,也还需要再长时间观察才能判断是否利大于弊,是否能够延续。

此外,虽然现在人类已经拥有许多令人赞叹的能力,但我们仍然对目标感到迷茫,而且似乎也仍然总是感到不满。我们的交通工具已经从独木舟变成帆船、变成汽车、变成飞机、再变成航天飞机,但我们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前往的目的地。我们拥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但几乎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些力量。更糟糕的是。人类似乎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不负责。我们让自己变成了神。而唯一,剩下的只有物理法则。我们也不用对任何人负责。正因如此,我们对周着的动物和生态系统掀起了一场灾难。只为了寻求自己的舒适和娱乐,但从来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共勉!

以上就是(水杉)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