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具有通用性的重连八轴机车 东风10型内燃机车

具有通用性的重连八轴机车 东风10型内燃机车

东风10型(不是某二踢脚)内燃机车(DF10)是中国铁路的内燃机车车型之一,由大连机车车辆工厂设计生产,属于实验性产品,是东风4型机车的系列产品之一,仅试制了一组。DF10型机车属于双节八轴的重载货运内燃机车,拥有牵引5000吨重载货物列车的能力;配属柳州铁路局(今南宁铁路局)投入黔桂铁路试运行,但由于DF10型机车在曲线半径小、坡度大的山区铁路无法达到理想的粘着利用,最终不获铁道部的青睐。

研制背景

1980年代,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铁路运量急剧增长的需求,中国铁路开始发展干线重载运输;对于在繁忙干线上的重载运输,原有的DF4型、DF4B型内燃机车显得牵引能力不足,而双机重联牵引时功率余量较多但运用上并不经济。随着中国铁路开始有计划开行5000吨干线重载货物列车,经过论证,大连机车车辆厂于1984年决定在DF4型内燃机车基础上,研制能够双机重联、Bo-Bo轴式的DF10型内燃机车。

东风10型机车的设计思想是一种具有广泛通用性、充分考虑各种使用情况的内燃机车,这种八轴重连机车也可以单机使用。在双机重联使用时能够在铁路干线上牵引5000吨重载列车,而单机使用时能够代替建设型蒸汽机车和东风型内燃机车,在铁路支线上牵引货物列车,此外也可以与DF4型机车组成不同功率等级的机车组,例如一台DF4型机车可以与一节东风10型机车组成10轴、4800马力等级的机车组,满足平原地区牵引6000吨重载列车的需要。

机车研制及试验

1984年,大连机车车辆厂首先开始研制12V240ZJC型柴油机,是在东风4C型内燃机车使用的16V240ZJC型柴油机基础上,通过减少汽缸数量降低功率,并对重大零部件如机体、连接箱等进行轻量化设计,满足四轴机车的重量限制。首台12V240ZJC型柴油机在1985年组装完成,并于1987年底按国际铁路联盟标准通过100小时耐久性试验。

1988年,大连厂成功试制了一组双节的DF10型机车,机车出厂后由大连厂负责进行了例行试验、牵引试验和动力学性能试验。1990年,DF10型机车在沈阳铁路局管内的沈丹铁路、沈大铁路分别进行动力学性能试验、重载牵引试验。1992年8月, 铁道部安排东风10型机车在京沪铁路徐州北至南京东区段进行重载运输试验,由东风10型机车双机牵引5000吨级重载货物列车,试验列车编组64辆,牵引定数5119吨,以不到9小时的时间正点到达南京东站。

机车运用

东风10型机车于1991年3月由铁道部配属给柳局金段,在黔桂铁路的麻尾至金城江的大坡道、小半径曲线多的区段上试用。经过几年的运用考核证明,DF10型机车由于功率较大、采用Bo-Bo轴式、并装用电阻制动,在黔桂铁路的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运行速度、制动性能和经济性等方面均优于DF4型机车,尤其是两轴转向架的轮轨作用力较小,通过曲线性能明显优于三轴转向架机车。但是也暴露明显的缺点,由于DF10型机车只有八轴而粘着重量只有184吨,机车功率和牵引力受机车粘着重量限制而不能充分发挥,牵引重量难以比DF4型机车双机牵引时有所增加,而且在上坡时也较容易造成轮对空转、坡停后的起动困难等问题,DF10型机车在黔桂铁路运用首年期间,因空转造成列车坡停而请求救援的事件超过20次。

1990年代初,北京二七机车厂也开始研制适用于黔桂铁路的内燃机车,以东风7型内燃机车系列为基础,使用两台东风7B型调车机车装用适应小半径曲线转向架进行双机牵引适应性试验,研制了适用于山区铁路的东风7D型内燃机车。

DF7D型

DF7D型机车采用Co-Co轴式,粘着利用较好,而机车轮缘磨耗与踏面磨耗也比DF4型机车略小,于1995年获铁道部批准成为黔桂铁路的主型机车。自从1995年起,东风7D型内燃机车开始大批量配属金城江机务段,替换老旧的东风型机车,此后DF10型机车逐渐减少了在黔桂铁路的运用,并于1990年代末开始封存于金城江机务段。

报废

至2002年,DF10型机车经整修后,转配属南宁机务段,主要用于牵引通勤列车和作调车用途。2004年,DF10型机车其中的B节机车又转配柳州机务段,而A节机车仍然配属南宁机务段,两台机车均在两地作为调车机车使用。2009年4月起,两节机车开始封存柳州机务段金城江运用车间。2010年1月,南宁铁路局通过中国铁路采购网在网上发布了报废机车招标公告,将两节已经拆除大部分部件的DF10型机车按45万元人民币底价出售,同年于柳州拆解。

以上就是(具有通用性的重连八轴机车 东风10型内燃机车)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

86%的人还看了:文化部禁播歌曲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