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马塔潘角海战

马塔潘角海战

1941年3月26日晚9时30分许,四艘驱逐舰伴随“维托里奥·维内托”号着在暗影中缓缓驶出那不勒斯港。舰队驶向西南方,但所有人——包括指挥塔上的军官——都不知道这次任务的目的。这个夜晚月朗星稀,海面异常宁静,环绕在舰队周围的是完全的黑暗。在舰楼上,指挥官伊亚金诺正在反复阅读海军海军总司令部给他的信,信件一共有两封,夹在中间的红色卡片上印着“独自译读”的字样。这些来自罗马的信件只交付给两位军官:另一位就是伊亚金诺的参谋长、海军上将阿科雷蒂。此时的海军内部正蔓延着不信任的氛围,以至于任务开始时只有这俩人知道行动的具体目的。

这些信件确实值得关注。海军总司令部表明此举是为打击英国的护航运输舰队,这些从埃及出发的英军商队正源源不断地往希腊战线投递人员、资源与补给,意军舰队将会给予重击。指挥部在原文中如此陈述:“‘维托里奥·维内托’号与第一分舰队、第三分舰队与第八分舰队,除去第十驱逐舰中队与第十一驱逐舰中队,在任务开始的某天解决位于爱琴海海域的英军舰队……指挥官伊亚金诺拥有调动德国航空军以侦察、护航之权力……需请求后传达指令……”

此时,与“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同时离港的还有位于塔兰托的海军第一分队,指挥官卡塔内奥率领巡洋舰“扎拉”号、“波拉”号、“阜姆”号以及四艘驱逐舰;指挥官莱尼亚尼率领的海军第八中队:巡洋舰“阿布鲁齐”号、“加里波第”号和两艘“航海家”级驱逐舰在布林迪西出发;墨西拿,指挥官圣索内蒂率领海军第三分舰队的巡洋舰“特伦托”号、“的里雅斯特”号、“博尔扎诺”号与三艘驱逐舰也应声而动。海军总司令部的规划十分详密,其在文件中如此陈述:该晚英军舰队会活跃在克里特岛周遭,我方其他舰队将攻击敌方舰队;与此同时,“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将会率领已经会合的中队前往东地中海海域以彻底捣毁英军的资源供应航路。海军如此自信,是因为他们可以指望两个强大的保障:一是德国空军力量的支援,二是意大利位于爱琴海的岸基航空部队将会侦察与覆盖英军位于亚历山大港的舰队。

罗马和柏林的所有人都不会意识到,对于敌人而言,这次行动的计划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一段时间以来,德国人用恩尼格码密码机传输的信息已经被“Ultra”(盟军破译德国无线通讯的组织)解密完毕,坎宁安显然已知这次行动的存在,不仅如此,“Ultra”还会继续破译意大利海军指挥部传递给伊亚金诺的信息,坎宁安将知晓这次任务的全部内容。所以对于此时的英军舰队,他们可以制定自己的作战计划以击溃伊亚金诺的舰队。坎宁安的计划一如既往的简单从容,如此“从容”是基于对意大利人的行动了如指掌。他设想将意大利舰队吸引至远离岸基航空基地的海域,随后用舰载机痛击意大利人(塔兰托之夜的经验)。因此,英国人在战斗之前就已预知敌方舰队的航向,掌握如此优势必定带来决战的胜利。

该照片由巡洋舰“加里波第”号船员拍摄,是马塔潘角海战为数不多的照片之一。从左到右分别为“扎拉”号,“波拉”号,“阜姆”号以及“阿布鲁齐公爵”号,其中“阜姆”号被喷上了涂装,所以看起来暗一些。

连雷达都没有的意大利舰队只能坐以待毙。意大利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底牌已经被英国人发现(事实上直到1976年,战后历史学家才知道英国人已经破译了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之间的通讯)。坎宁安已知的情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战列舰“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将会率领8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驶入爱奥尼亚海域;二是德国人的第十航空军与意大利的9架S.79轰炸机、7架S.81轰炸机、15架CR.42战斗机、8架CR.32战斗机以及8架Cant Z.501水上飞机提供空中支援。另一方面,坎宁安的战略也相当受限,即使他已知意军的所有行动:他可以调动的舰艇只限于亚历山大港与比雷埃夫斯港,其中有航空母舰“可畏”号,战列舰“厌战”号、“巴勒姆”号、“勇士”号,4艘巡洋舰以及13艘驱逐舰。此外,他还通知了位于克里特岛与普兰尼加的岸基航空部队,警告他们可能会在毗邻海岸的地方遭遇意军舰队,因此应该做好相当充分的战备。

战斗开始之前英军舰队的火力已经占优,但坎宁安认为还不够。早些时候英军的“光辉”号航空母舰被德国空军重创,还有两艘战列舰被击沉,因此坎宁安认为意大利人会轻视英军位于亚历山大港的海上力量,直接突入作战海域。经过深思熟虑,3月27日,坎宁安决定带着乐观的情绪登上战舰,亲自指挥作战。

坎宁安搭乘的战列舰“厌战”号,随后又参加了克里特岛战役,被德军的轰炸机击伤。可望不可及的敌人

伊亚金诺的舰队沿着东南方向、以28节的航速继续推进,但这完全是徒劳无功的。12时25分,“的里雅斯特”号观测到的不是前来支援的德国航空军,而是在空中飞行的“桑德兰”式侦察机,这绝对不是好消息,这些英国侦察机有极大的自主权,它们不仅可以提前数小时获悉目标的位置,还可以在防空炮的射程之外自由飞行。伊亚金诺有一些动摇了:他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已经被英军感知,而英军很可能已经撤出了这片海域。·

几分钟后,伊亚金诺解读出了“桑德兰”式侦察机通过无线电回传至亚历山大港的首条情报:“最高紧急情况。我在270°方位、距离5英里的地方发现了3艘巡洋舰以及1艘驱逐舰,我的位置……距离帕塞罗角100°方位。”似乎很显然,侦察机并没有跟随他们,也没有发现舰队里的战列舰。但12时35分的另一条情报说:“最高紧急情况。根据我12时20分的情报,敌人的航向为120°,航速15节。”这个情报是十分模糊的,实际上“的里雅斯特”号的航向为134°,航速为20节。至此,伊亚金诺认为英国人已知的情报无伤大雅,事实上这架从科林斯基地起飞“桑德兰”式水上飞机——观测员为麦考尔中尉——是坎宁安玩的花招。如此操作是想让伊亚金诺相信(他也确实相信)自己的舰队是被意外侦察发现的,从而伊亚金诺不会感知到“Ultra”的存在。坎宁安在向政府提交马塔潘角之战的官方报告时如此陈述:“……对我的称赞基于先前就已知的情报和行动,且已经向贵海军部报告。”

1941年3月27日的夜晚十分炎热。19时许,坎宁安的A舰队正准备从亚历山大港出发。由轻巡洋舰“猎户座”号、“格鲁斯特”号、“阿贾克斯”号、“珀斯”号以及4艘驱逐舰组成的B舰队在中将普赖德哈姆-威派尔的领导下也驶离了比雷埃夫斯的港口。坎宁安已经命令这两支舰队于28日的黎明时分相遇在克里特岛以南、加夫多斯岛以东的海域。因为在这个时间段——根据意大利海军总司令部的消息——可以发现正在航行的意军舰队。

但伊亚金诺对这一切毫不知情。在发现“桑德兰”式侦察机后他曾警告罗马,但明知任务基本失败的最高海军指挥部依然如此回复:“计划保持不变,任务照常进行。”对于这个细节,海军上将朱塞佩·费奥拉万佐如此解释:“在那种情况下……政治因素占了上风,所以自然不会取消有德国盟友支持的行动。不仅如此,伊亚金诺还被敦促继续任务,此时3月28日的黎明已经到来。

两支舰群即将遭遇。8时12分,“的里雅斯特”号、“特伦托”号以及“博尔扎诺”号与威派尔领导的4艘巡洋舰交换火力,8时55分,英军舰队突然调转航向,像是要逃跑一般地驶向亚历山大港,实际上他们在试图引诱意军舰队撞上正在赶来的三艘战列舰和一艘航空母舰。伊亚金诺无法猜出对手的真实意图,自然而然地下令追击,不仅如此,伊亚金诺还命令“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将主炮对准英军的4艘巡洋舰,“瞄准至正中”,至此马塔潘海战正式拉开序幕。

此时坎宁安担心威派尔的B舰队能否安全返航,同时也担心伊亚金诺撤出这片海域而导致计划流产,于是“可畏”号航母的鱼雷轰炸机立即起飞。在这一阶段,坎宁安知道自己距离伊亚金诺的舰队不足120英里,而伊亚金诺只知道自己面前有4艘英国巡洋舰,同时也意识到他十分依赖的空中支援完全失踪,短时间内不必指望那些失信的德国人。

航空母舰“可畏”号,同样参与了萨莱诺登陆战。

刚过15时不久,从“可畏”号上起飞的“剑鱼”机群从约2000米的高度俯冲直下,投射出的鱼雷命中“维托里奥·维内托”号的船艉,4000吨的海水立即涌入船舱,引擎停止工作,船体开始左倾。船员开始挽救这艘刚服役不久的战列舰,经过紧张抢修,航速才勉强恢复到19节。伊亚金诺命令其他舰艇紧密保护受损的“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巡洋舰“扎拉”号、“波拉”号以及“阜姆”号位于战列舰左翼,右翼则是巡洋舰“的里雅斯特”号、“特伦托”号以及“博尔扎诺”号,其余的驱逐第12、13中队环绕于舰群的外围,驶向塔兰托方向。

伊亚金诺为确保这艘新式战列舰的安全,完全可以返回意大利。他相信英军舰队即使以最高航速前进也追赶不上他的舰队。随后他命令舰队朝正西方行驶,试图摆脱英国人的追击。天色已晚,伊亚金诺依然没有盼到计划中前来支援的德国空军,他心里很清楚,作战的主动权几乎被英国人掌握,自己即将面临的是凶多吉少。

18时23分,舰队再次遭遇英军航母舰载机的袭击,19时25分,英军的飞机从马莱迈机场再次起飞。伊亚金诺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不断调整航向,用尽防空火力以及烟幕保护自身,成功地规避了所有鱼雷。此时海军总司令部的情报称英军正处于80英里之外,几乎在同一时刻,英军的鱼雷机错把“波拉”号当成受损的“维托里奥·维内托”号,投射一枚鱼雷后成功命中目标,“波拉”号进水不久后宣布损管无效,整舰完全瘫痪。

无法拯救的“波拉”号

3月28日的夜晚已经完全降临,马塔潘角暂时恢复了平静。已经不能动弹的“波拉”号要求友舰的拖行,于是海军上将卡塔内奥指挥巡洋舰“扎拉”号、“阜姆”号与4艘驱逐舰执行救援任务。伊亚金诺和海军总司令部一致认为英军依然距离很远,所以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来拯救“波拉”号,他们还认为天色已晚,英军的飞机不可能再度来袭。

事实是坎宁安距离他们只有不到50英里,而且坎宁安还一直认为那艘趴窝的巡洋舰是意军舰队的主力舰,他的舰队搭载了雷达,船员们也经过夜战的训练,此时伊亚金诺执意要营救“波拉”号几乎不可能。于是在22时25分,卡塔内奥指挥的一列舰队抵达了“波拉”号附近,然而英军以“厌战”号为首的三艘战列舰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确定了“波拉”号残骸的位置后就径直奔赴过来,坎宁安坚信面前是受损的“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并调用己方的战列舰给予其毁灭打击。

在不到3500米的距离内,英军24根、炮弹重达一吨的381毫米主炮正指向神智无知的意军舰队。22时40分,“勇士”号率先发现舰队左舷有不明舰艇的踪迹,同时报告称舰队右舷也有目标,这就是正从左往右航向的意军舰队,于是坎宁安命令三艘战列舰同时调转船头至右舷,提前预瞄意大利人的位置。

23时30分许,英军驱逐舰突然打开探照灯,横扫眼前的目标海域,“阜姆”号行踪暴露无遗,“厌战”号与“勇士”号即刻开火,“阜姆”号的前后炮塔被命中后全舰起火,船体逐渐瓦解,随后沉入大海。卡塔内奥在震惊之余束手无策,没有雷达也没经过夜战训练的意大利海军只能坐以待毙,直到英军的战列舰将主炮瞄准至他所在的“扎拉”号。

“扎拉”号遭受了英军三艘战列舰的集火后前炮塔被炸毁,随后锅炉房爆炸,损伤是不可挽回的,于是船员们选择凿穿船体后自沉,为避免英国人搜集他们的残骸。令人惊奇的是,意军舰队的4艘驱逐舰被发现后只有“阿尔菲耶里”号尝试予以反击,“卡尔杜齐”号一开始就被英军战列舰轰成一堆废铁,其余的两艘“奥利亚尼”号与“焦贝蒂”号宛如无头苍蝇一般在黑暗中穿行,随后都逃离了战斗海域。

马塔潘角海战到此结束,倾斜在一侧的“波拉”号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3月29日凌晨4时许,在英国驱逐舰“杰维斯”号营救完“波拉”号的幸存者后尝试将其拖回亚历山大港当战利品,但最后坎宁安还是决定将“波拉”号击沉,于是驱逐舰“哈沃克”号、“努比亚人”号以及“杰维斯”号完成了收尾工作,至此“波拉”号完全沉入海底。

油画作品描绘的马塔潘之夜。

坎宁安在回忆录里评价:“对于意大利人来说马塔潘角海战就是一场悲剧,他们的损失非常严重,但我要向雅契诺先生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空中侦查非常糟糕,然后德国的轰炸机还试图阻拦我们营救落水者,于是我们选择攻击意大利的舰艇以增加他们的损失。而对于我们的前往希腊的人员,以后不必再畏惧意军舰队的威胁。”

无疑,马塔潘角海战充斥着战争的暴行,但依然有人性在闪光。3月30日上午,凯旋而归的英军舰队在航行的过程中营救了55位军官以及850名水手,前一天晚上,驱逐舰“杰维斯”号还营救了258名“波拉”号的落水者。在离开该区域前,坎宁安曾将剩余落水者的位置通知给意大利海军,对此,海军上将里卡尔迪回应道:“十分感谢您的信息,医疗舰‘格拉迪斯卡’号已经于17时离开塔兰托。”这艘医疗舰的搜救行动持续至4月2日,随后又成功营救出160名人员。即使如此,对于意大利海军来说,这次海战的遇难者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600人,其中绝大多数人永远沉睡在希腊半岛的海底。

马塔潘角海战两军舰队航路示意图。其中1/2/3号线为意军舰队,4/5号线为英军舰队,6号线为意军舰队撤离航路,7号线为英军返回亚历山大港的航路。

*本文原载于《海陆空天惯性世界》第201期,有删改,版权归杂志社所有,禁止商业转载。

以上就是(马塔潘角海战)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