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某人出联不逊
蔡某人出联不逊
【联语】
锡瓶圆广何必旁边插嘴
铁锁方形岂知内里参差
铁砧铁锤铁打铁
柴船柴橹柴摇柴
狂犬无知敢入深山斗虎豹
困龙未遇暂来浅水伴鱼虾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南门外东石乡,出了一个名士,叫蔡逢益。此人赋性骄矜,一面开馆教书,一面攻读钻研,准备应试求取功名。
一天中午,蔡某为学生出了一条上联,曰:
木叶落尽山露骨
学生们个个眉头紧锁,苦思冥想,谁也没对出来。恰巧,来了一位卖书笔的,学生一拥而上,以实相告。那人就代对道:
莲房抽高水穿心
学生就此交卷,自然难蒙过蔡先生,他很不悦。下午,卖书笔的又来,蔡逢益走近前揶揄他说:“何方山野,懂得我馆规否?若真博学,对我一对。”卖书笔人看躲不过,便说:“敬领大教。”于是,蔡某念出一联。联云:
锡瓶圆广何必旁边插嘴
卖书笔的从容对道:
铁锁方形岂知内里参差
蔡又念道:
铁砧铁锤铁打铁
那人再答:
柴船柴橹柴摇柴
蔡某嫌他放肆,大声念道:
狂犬无知敢入深山斗虎豹
那人不亢不卑,朗声吟道:
困龙未遇暂来浅水伴鱼虾
蔡某尚未反应过来,卖书笔的紧接着说:“我出一对,敬请先生雅教。”说毕,念出一条上联,云:
教书是师,卖书是商,师商孰贤
蔡逢益冷不防,竟不能对,恼羞成怒,抽出扇子便敲卖书笔人。那人慑于当地权势,只好忍辱回家。
那人名林奏我,回家即告知其妻。他妻子贤淑聪明,劝其在家攻读,以求功名。奏我发愤读书,后来连科连第,当上广东布政。
【小析】
蔡逢益出联不逊,“锡瓶”就是笔筒,借物指责卖书笔人“插嘴”,一语双关,指桑骂槐;卖书笔的据理相驳,以“铁锁”对“锡瓶”,以“方”对“圆”,物对物,形对形,休怪我“旁边插嘴”,殊不知“内里参差”──学生为难,求救于我,并非本人逞能。
接下一联,蔡某七字之中,用了四个“铁”字,中间两个是指铁锤之“铁”,首尾两个乃是说的铁砧,交错出现,前后呼应,想难倒那卖书笔人;那人则以“柴船”、“柴橹”分别与“铁砧”、“铁锤”对,一个是“铁打铁”,一点不假,一个是“柴摇柴”,千真万确,四“柴”巧对四“铁”,一样的跳跃出现,一样的首尾呼应,不比上联逊色,蔡某无可奈何。
狗急跳墙,困兽犹斗。第三个回合,蔡某好似泼妇,破口大骂,将人比作“无知”“狂犬”,而且诩为“深山”“虎豹”,毫不顾及影响,哪里还象为人师表;对方也不示弱,先以“困龙”自况,来对“狂犬”,本人并非“无知”,而是怀才“未遇”,再以“浅水”“鱼虾”回敬蔡某,谁稀罕鱼龙混杂,与你这“鱼虾”类作伴!句句在理,字字铿锵,骂得蔡某狗血淋头。
那人再接再厉,再放一炮;蔡某瞠目结舌,哑口无言,竟然滥施淫威,大打出手。真是有辱斯文,有伤体面,后来,蔡逢益屡试不第,弃文就武,反倒夺标,当上南澳总兵。偏是冤家路窄,南澳属广东管辖。蔡某听说林奏我任广东布政,又修书请他速去,以为林某要报一扇之仇,竟然吞金自尽。林则亲到灵前祭奠,痛哭不已。
以上就是(蔡某人出联不逊)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