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史 茶的来历,有这一篇就够了
中国茶史 茶的来历,有这一篇就够了
中国茶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
茶叶在我国对外的文化传播中,被其他国家所吸纳,其中日本的茶道和英国的红茶就是将中国茶叶本土化的最好的代表 。
01
“中国茶史”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是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
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
茶文化从古至今的发展
02
神农时代:传说5000多年前,神农氏发现了茶的解毒作用,此后茶叶的药用和食用性一直为人类所利用。
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并作药用。
汉代: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源就要追溯到汉代,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
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利于茶业的发展。
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
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
明代:距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04
近代:
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
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用茶的三个阶段
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步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食用:“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从生嚼到煮食。
饮用:饮用源于食用,饮茶比喝白水解渴。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
饮茶的三个阶段
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
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宋代点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粉,并用茶搅拌后饮用,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
明代泡茶法:明代改为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的开端。
茶叶冲泡的方法也延续到了今天,泡茶不加任何调味料,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同时泡茶所用的茶具和方法也简化了很多,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THE END
以上就是(中国茶史 茶的来历,有这一篇就够了)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