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全国卷1

全国卷1

泱泱华夏,一座拥有5000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孕育着生命,孕育着文明。无数心怀壮志的豪杰也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恢宏篇章。同时,也不乏优秀的领袖,引领着人类迈向新的时代,不断创造恢宏的历史。

春秋战国,那是一个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前前后后诞生过许许多多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军事学家。他们身处各国,或身居高位守护着一方的安宁,或游历四方增加阅历、传授学派思想,或隐居山林不闻天下事。

齐桓公,身居春秋五霸之首,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他能有如此成就,当然离不开管仲的辅佐。世人常称赞齐桓公和管仲的君臣关系,一部分原因是管仲拥有治国之才,是他成就了齐桓公。另一部分原因是齐桓公胸怀宽广,不计前嫌任用了管仲。

为什么说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呢?齐桓公在还没有当上齐国君王的时候,还不叫齐桓公,叫公子小白,他当时和公子纠在争夺君位。管仲辅佐的却是公子纠,也就是站在公子小白的对立面,而且管仲还差点射杀了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当上君王后听取辅佐自己的鲍叔牙的意见,开始重用管仲。

在这个故事里不难看出管仲和鲍叔牙最开始属于敌对关系。既然鲍叔牙当面向齐桓公举荐管仲,那就说明鲍叔牙能容忍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甚至已经承认管仲的能力不在自己之下。以鲍叔牙的地位其实完全可以不举荐管仲,或者处罚管仲,从而达到自己的人生巅峰,开创一个和自己思想密切相关的齐国。可是他没有这么做,他让出自己的位置给了曾经的敌人,一个比自己更有能力更能让齐国强大起来的人,自己退而求其次,心甘情愿成为那个站在台下为别人鼓掌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一幕:两人因争夺地位最终沦为仇人。可是他们却向世人展示了不同以往的一面,鲍叔牙主动让贤,两人共创齐国的未来,后人都为之称赞。昔时的敌人变成今日的挚友,化干戈为玉帛,少不了鲍叔牙那颗宽宏大度的心。

管仲同样也值得称赞,他曾经射杀公子小白只是各为其主罢了。管仲后来辅佐齐桓公,同样也做到了尽职尽责,忠心耿耿。用自己毕生所学来报答齐桓公的知遇之恩。

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齐桓公知人善用,胸怀宽广。因为齐桓公知人善用,所以他选择了鲍叔牙来辅佐自己;因为齐桓公选择了鲍叔牙,所以鲍叔牙肯为了报答齐桓公推荐比自己更有才华、甚至对自己具有一定威胁性的管仲;因为齐桓公胸怀宽广,所以容纳了曾经差点射杀自己的管仲,并且重用管仲,因此成就霸业。这才有了世人眼中的管仲和鲍叔牙。

令我感触最深的当属齐桓公。

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讲的其实就是伯乐识千里马。在这个世界上不乏有能力并且懂得感恩的人才,他们或许能在不同的领域创造奇迹,但是他们常常被埋没,隐藏于世间,平凡的度过一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像齐桓公这样的伯乐来发现那个有能力有才华的“千里马”。

以上就是(全国卷1)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

86%的人还看了:贝爷(英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