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小提琴陪练李想爸爸有话说分享几点经验

小提琴陪练李想爸爸有话说分享几点经验

1. 确立学习目的、目标、学习态度。

凡是学习都应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反之无法取得学习效果。学习小提琴作为孩子们的特长理应有目标,当然每个人的目标是不同的,有的想走专业以后从事小提琴这个行业,也有的是单纯学个特长提高艺术水平及修养。我想不论什么目的与目标学习态度都应该极其高度重视的,时常跟李想讲凡是涉及学习态度的问题都不是小事也不是孤立的。学习态度出现问题换作其它一样也学不好,为什么?态度不端正才是所有的问题根源。

2. 作为孩子的陪练,小提琴理论知识学在先。

有些网友问你家孩子进步快你是不是小提琴老师啊?当我告诉他们真实答案时可能都不相信,我说和大家都一样都是普通家长,不会音乐更不是音乐世家。不怕大家笑话我现在连音符都不认识(会音符的家长更棒)。虽然我不认识音符,但是我知道孩子拉的音是不是准的是不是好听的,我认为这就够了。家长如何辨别是不是对的是不是好听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我认为家长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上,搞懂它,搞懂道理(虽然现在我还是没有全搞懂,正在努力学习)。孩子的操作能力强 + 家长的理解能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形成互补才是最重要的陪练方向。

下面重点介绍几个目前我知道的学习途径有:

网络学习:(爱课程有各大音乐学院的乐理知识、交响乐赏析与分析、西方音乐史)淘宝也有关学习课程,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学。网络还有很多视频音频可以参考,基本我们每学一课都要到网上找一下资料,包括网友家孩子的视频、大师的视频、作曲家、创作背景、意义等…

比如我现在上传视频有两个意义。第一:是为了记录练琴点滴和成长,以后给孩子留下一个既美好又珍贵的回忆。我想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从现在开始坚持把每学过一首曲子拉着到过课的标准5-8年会给自己或他人(网友)留下很多珍贵的资料。第二:对网络怀着一颗感恩和敬畏的心,知恩图报吧!其实在网络上通过他人分享的各种知识学到了很多,不能一味索取不知回馈。也许有一天李想拉的曲目也会被广大网友看到并借鉴参考。暂不说拉的水平高低,其实高低都是一种参考。

书籍学习:几位大师的书,比如梅纽因、加拉米安、林耀基、赵薇等……还有《不朽的小提琴家》欧洲音乐家传记系列 套装十册 、中国小提琴家如宁峰、陈曦、朗朗等著名小提琴钢琴家的成长过程和专访等… 还有小提琴的微信公众号等、

3. 学小提琴孩子、老师、家长哪方更重要?答案:都重要 但占比有所区别

我认为学好小提琴是三方(孩子、老师、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缺一不可,只有三方方向、目标一致方能走得更远更快避免迷路和弯路。现阶段我们主要是涉及到启蒙和初级如果把各方划分比重的话我个人认为家长占50% 、老师占30% 、孩子占20% ,可以看出家长的比重最高。孩子最少为什么?主要考虑目前孩子还小自主意识不强基本停留靠家长支持与帮助的层面。家长最高其原因都应该知道吧!老师其中,为啥把老师的比重放在中间有以下考虑,主要从时间层面上思考的。有时我在想一年有365天 ,按照李想每天3小时练习时间来计算一年就是1095小时。一年有52周,每周一节课老师陪伴孩子的时间满勤为52小时 (有时请假)根本不到52小时。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是老师的21倍之多。记住了!学习小提琴需要大量时间的积累,这是一个不断正确重复的技术。这52小时是老师为孩子解决技术和发现问题的时间,其他就是回家改正在练习的过程。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啊 !目前这个(个人)应该是家长和孩子双方的,启蒙和初级阶段孩子和家长应融合为一人。虽三方占比各不相同无疑缺一不可,到中高级家长的作用应该在逐步降低。启蒙和初级阶段家长无疑是最重要的。

4. 设定目标,合理安排每天练习时间、顺序、曲目。

记得孩子的卜显刚老师讲过练习顺序应该是从空弦、音阶、练习曲、外国曲、中国曲依次进行,上课时间也是这样。按照顺序排列重点就凸显出来了,初学阶段多练大量的基本功和练习曲是没有错的。

5. 课上录视频、课下总结重点、难点,练习有侧重。

分享一下我陪孩子上课时家长应做哪些,开始通常先准备好书的顺序依次学习替换。重点关注老师动作演示和讲话,这时家长应该把早已准备好的手机电充满空间留足“录视频”把主要内容都录下来回来可以无限次的观看和研究。孩子每次练琴前重点内容在此观看。当然也有的家长到了以后就在哪里玩手机,这样的家长孩子大多学得不太好,当然也有例外。也有记笔记的其实记笔记也不错感觉还是没有录视频直观。我每次录视频个数大概有几十个占空间2.5G-3G不等、目前我们上了28节课留下宝贵的视频资料70G.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方式只要有利都可以的。下课后要把本节课老师讲的内容总结为哪些是重点、难点,课后才有针对性的练习。其实每节课老师也就讲1-3个重点内容每周解决1到2个都是巨大的进步,有一次我跟李想的老师说如果孩子能把上课内容的50%的知识消化掉都是有效率的。有多少孩子听下课忘记呢?我想是很多,别说是一个几岁的孩子了就是成年人也记不了多少。

6. 每天欣赏古典音乐,听在前、练在后,方能游刃有余理解音乐。

听美好的音乐我想每个人都不会拒绝,时间久了会发现越来越喜欢没有音乐好像缺点什么!如果到了这个层面说明音乐已经是你生活的一部分。目前我们家听音乐基本是生活的一部分了,我们每天听音乐的时间最少不低2个小时。音乐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吃饭,洗澡,孩子写作业,休息工作,运动等…都能加上音乐有些事可以同时做的。经常听对孩子培养音乐敏感性至关重要这一点是毫无疑问。接触一曲子前首先要多听,听到整个旋律在脑海中有一个基本概况能做到随时可以哼唱,拉的时候就很快很准的下来。

今天就分享这几点仅供参考,不对之处还请网友们谅解。以后会不定期更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大家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方法记得评论哦!李想学琴一周年时我会有一个全年的重磅总结,到时和大家一起分享。想了解吗?想就关注吧!

李想爸爸 2019/10/25晚上

以上就是(小提琴陪练李想爸爸有话说分享几点经验)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