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澳门洗码仔的交易观点 (一个澳门洗码仔的故事)
一个澳门洗码仔的交易观点 (一个澳门洗码仔的故事)
跟我一样,他是一个年近40的油腻大叔。
按下倒带键,把时间倒退23年的1996,那时他也跟我一样,不仅满脸的胶原蛋白,还是一个未成年的雏人。这一年,我俩相识并成为了调皮捣蛋一起打机的小伙伴。
有人说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的都是铁子,其实小时候在游戏厅里一起分过铜板的感情更靠谱。
高中毕业后未能如愿考上大学,作为双职工家庭的唯一独子,他选择了去学摄影这个所谓的梦想。
学了几年摄影,其实就是糟踏了几年父母的养老钱后,他根本没有发现用摄影并不能养活自己,选择了去影楼打工,做摄影师。
看别人做生意都是好做的,所以,再一次敲了一把父母的老骨头,自己开了个影楼,半年不到赔了个底儿掉。
他以为是自己选址不对,不久后又东挪西凑借了点,再找了个合伙人,又开了个影楼,毫不意外地再次扑街,赔得毛都不剩一根。
好吧,随着年岁渐长,在一个城市里,哪间店的东西好吃,他倒是能如数家珍般跟你一一汇报,故而变得身宽体胖。
慢慢发现,其实自己做的比店里的还好吃。
哎哟我去,那不就是做餐饮的天才吗?
然后找了一个认为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地方,开了一个餐饮店。
这次有经验了,在还未倒闭之前,保本转让了出去。
时代的滚滚洪流并不会因为你的走得累就停下来等你一等。
大叔的父母老了,孩子也慢慢在成长,总得想办法养家糊口。
看过《小欢喜》这部电视剧的朋友都知道,大叔很容易在无意间做上“滴滴”司机这份职业,因为出工就必定有钱挣。
大叔最初时也算是无奈地选择了这个行业,每月万儿八千的收入,也算是稳定。
乐在其中那是指一个人还没对一个行业厌烦时的形容,时间久了,每天枯燥地开着车在城市里转来转去,每每夜深人静自己猫在一辆停在路边的车里,就像孤魂野鬼。
当然,这些苦都能吃,但要面对现实的是身体确实慢慢吃不消了。
每时每刻都在想转行。
中年人的无奈,并不是说说而已,每个月万八千的家庭开销必须赚出来,否则拿什么开饭。
在中国,每一个地方都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就是某个人做某个行业挣钱了,后面就会有很多人跟着去做,或者这个人拉自己的朋友来一起做。
大叔生活的那个地方,在他的朋友圈子里就有一帮人职业去澳门做“洗码仔”的人。
他想去,问了问我,我怕我一句两句说不清,我刻意走了几百公里,面对面建议他不要去做这行。
虽然那时我并不非常清楚“洗码仔”的具体收入情况,但我知道赌徒云集的地方表面上遍地黄金,其实是一个人间炼狱。
在我跟他讲了种种风险之后,他选择了试一试。
2019年的下半年,他正式成为了澳门一个最不起眼的“洗码仔”
洗码这个行业服务范围很广,他做的是一个极为细小的一个分支--货币兑换。
就是当内地的客人在赌场需要用人民币兑换港币时,他帮忙兑换,挣取一点汇率差价。
这是有市场的。
比如内地人出境,在银行换汇是有数额限制的,一年只有那么多的份额,如果是长期混迹澳门的赌客,这点份额并不够用,需要别的渠道进行兑换。
生存空间也是有的。
赌场或专门的货币兑换点的汇率更差,给了这些“洗码仔”一些生存空间。
可能有些人对细节更加观注,那就说得再具体一点。
“洗码仔”去到澳门后有专门的批发商给他们批发“港币”货源,汇率比赌场低一些,一般小金额(50万以下)洗码仔每兑换1万元可以挣130元-150元。数额大的可以随便谈,比如兑换200万,每1万挣50块,这单也能挣1万,也不是不行。
(有点类似内地的POS机套现,收点手续费)
总之熟客和大客都会有优惠。
这便是他的主营业务,其他方面比如帮客人订酒店、叫小姐、帮被限制出境的人下注、拉客户去私人赌厅的返佣等等,这些都是有就做没有就算了的服务。
也有职业帮客人代打的,在我们交易行业来说,就是代操盘。
也有配码的,在我们交易行业叫配资。
总之各种各样的服务,只要是赌徒,去到澳门就是上帝。
问题就是,这些“洗码仔”每天面对的都是形形色色的赌徒,有一夜暴富的,也有一夜暴负的。
每天的生活里就是金钱、情色、享受和纸醉金迷。
每天有意无意看到的就是一局局的赌局。
做为旁观者,一段时间后,他们都能快速地分辩出这个赌徒会不会马上暴仓或迟早暴仓。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看懂了这个游戏。
这时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赌场会允许这群人的存在,这不摆明跟赌场抢生意吗。
一个内地的普通人,过澳门洗码一般办三本证,一本港澳通行证,一本护照,一本台湾通行证,每本证可以在澳门呆7天,三本就能呆21天。
一本证用完,出关后换一本再进,也可以休息几天再进。
正常情况下,生意不好不差的洗码仔(换汇行),一周能有个3-4万的收入。
一个月三本证用完大约有个10万左右。
那么多的洗码仔,这不是明着抢赌场的钱吗,而且这些人是非常容易分辩的,赌场不可能不知道。
赌场只不过时不时清理一下,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管制。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每天都混迹在赌场里的人,赌场认定他们最终会成为真正的赌客。
没错,没有多少个人能长期保持出淤泥而不染。
跟大叔一起同一时段去的14个人,有13个除了做做自己的本行外,成功地上位成为了一名名付其实的赌客。
不论挣了多少钱,最终还是还给了赌场。
这些钱,转来转去,最终都留在了澳门。
唯一还保持着坚定洗码的那个人,就是大叔。
原因并不是我提前给他打了多少预防针,而是大叔有实实的家庭压力。
(不用怀疑,这个行业有小撮人成功完成了财富积累或者财务自由)
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叔已歇业几个月了,这段时间大多数时间除了吃吃喝喝竟然学起了钓鱼。
听说近期又开始了谋划,我又去找了一次大叔,一起钓钓鱼并谈谈生活的艰难。
半年的实操,这次大叔的经验明显丰富了许多。
他看到的,跟我在交易市场观人无数后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
只不过是平台不一样,他是在赌场,我是在交易市场。
他看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赌徒扎堆的群体,我看到的是一个个躲在交易帐户后面那个扭曲的灵魂。
大叔如是说:
输得最惨的那个,几乎都是最开始无意间赚了赌场钱的那个。
初时都是抱着玩玩的态度,渐渐认为有规律可寻,不停地拿金钱这个小白鼠去做试验。
赌疯了后,完全失去理智,甚至缺失人性。
总认为自己对这个游戏有深度的认知,孰不知认知的那一丁点是冰山一角。
失败者在一起交流时总感觉得到了开悟与启发,其实更可能又是新一轮的试错。
单场次的盈亏根本不算事,每个人都有盈利的时候,但更多的人都在那次盈利后以为是自己聪明才智的体现,沾沾自喜不说还信心暴棚。
输到乱来的那种人已然无药可救,除非自己醒悟,任何旁人都无法改变什么。
没有赌徒干不来的蠢事(或坏事)。
听完这些,我很想再上传一次《止损》这个视频:
(更多细节没有提及,比如洗码仔的日常生活,常年流连澳门赌徒的日常,小姐的日常,公关的日常,荷官的日常,小码仔成功上位赌厅老板的故事,传奇赌徒的故事等等,最不缺的当然是失去人生的赌徒故事,我觉得不要了解太多,知道得越少越好,赌城并不是天堂,它只是披着天堂外衣的魔鬼疆域)
愿交易愉快!
以上就是(一个澳门洗码仔的交易观点 (一个澳门洗码仔的故事))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